發大誓願#1  (淨空老和尚講於台灣華藏衛視)
發大誓願#1  (淨空老和尚講於台灣華藏衛視)

2015年4月 22日
淨空老和尚講於台灣華藏衛視

發大誓願第六

法藏白言。唯願世尊。大慈聽察。

我若證得無上菩提。成正覺已。所居佛剎。具足無量不可思議。功德莊嚴。無有地獄。餓鬼。禽獸。蜎飛蠕動之類。所有一切眾生。以及焰摩羅界。三惡道中。來生我剎。受我法化。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不復更墮惡趣。得是願。乃作佛。不得是願。不取無上正覺。(一、國無惡道願。二、不墮惡趣願。)

此品是淨宗最著名的四十八願,夏老居士當年會集此章經文時,費了三個月的時間,還有慧明法師與梅光羲居士二人幫忙,才整理出來,如與原譯五種本合看,確實會集得很好,文字的整理,可稱盡善盡美。在五種原譯本中用四十八條者有兩種,用二十四條者也有兩種,用三十六條者有一種。故古德說梵文原本不只一種,證明佛在世說法時,曾多次宣說無量壽經,可見此經之重要性。所以夏老居士會集時,以二十四為綱,以四十八為目。把五種本子的本來面目都能保存,頗為難得。

法藏菩薩對佛及當時諸大弟子提出他修學的報告,他的態度言語都非常謙虛恭敬。他說:「我若證得無上菩提,成正覺已,所居佛剎,具足無量不可思議,功德莊嚴。」這幾句話是他全部大願的總說。此經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狀況,全部經典就是四十八願的詳細說明,無一句與四十八願相違者,思想見解,行法作法,以及教化眾生,完全相輔相成,可謂佛佛道同。其所居住的佛剎就是他的道場,他自己已經成就圓滿的佛果,他的道場完全是幫助一切發願想成佛的,以及發願普度眾生之人。他的道場要超越一切諸佛剎土的功德莊嚴。佛在經典中開示過,西方世界固然很好,而尚有比西方世界更好的地方,其唯一能超越其他世界之處,第一是帶業往生。第二往生不退。第三往生以後,一生成佛。此是西方世界第一殊勝之處。

十方世界皆有階級,唯獨西方世界是平等的。生西方的方法太簡單,只要一心稱名,十念必生。西方世界無惡道,阿彌陀佛感覺三惡道眾生太苦,而且也是修道的障礙。十方諸佛剎土是佛與眾生善惡業所成,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感,故清淨莊嚴。凡去西方者阿彌陀佛皆不問,只要具足信願行即可。此世界所有一切苦,西方都沒有,凡夫業未消,可以帶業往生,雖帶業,到西方世界後,並無惡緣,所以不起作用。應知惡業不要想,想一次,等於又造一次,只有增長,不會斷掉,過去所造惡業事過境遷,了啦,就不要再去想。要把心集中起來,專想阿彌陀佛,善中之善,此之謂消業障,念佛是最好的消業障方法。一切時一切處,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,你的罪業就沒有了。

最新上傳 Latest posts

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 十个教学为先是“净空老法师”为了挽救社会人心,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命脉,为了世界和平,而在斯里兰卡首先提出十个教学为先。 老法师写的《教学为先》: 孝是中华文化根,敬是中华文化本。落实在孝亲尊师。中华传统文化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是也。文化是民族之灵魂,教育是文化之生机。故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仁义礼智信,五常、五戒。人弃常则妖兴。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礼,是道德最后底线,失则天下大乱。人性本善,本善即是佛性。故释迦曰: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佛,福惠圆满具足之人也。